大家好,我是机器人。没错,就是你们在科幻电影上常见到的那种“人工智能+先进机械”构装体。现实中初次见面,你可能会觉得,我长得四四方方,没有那些同类科幻明星“拉风”,但请勿以貌取“人”。在当下这场新冠肺炎“战疫”中,我的本领绝对让你刮目相看。
目前,从临床辅助诊断到医疗场所消毒,我们广泛活跃在防控疫情一线。在雷神山医院,我们已经正式进入病区,承担配送医疗物资、病区消毒等任务。
和你们人类相比,病毒拿我们无计可施,疲劳不会影响我们,饥渴不会削弱我们。无论白天黑夜,一天24小时,我们都能按时、精准、可靠地完成每一项任务。
请允许我特别介绍一下雷神山医院的“小伙伴”,虽然它只有1.5米高,比不上多数人类,但行动灵活,在病区进退自如。它身上有7张“嘴”,可以不停喷出雾化消毒液,每分钟消杀120平方米面积的病区,抵得上4个专业消杀人员的工作量,功效达到手术室消毒级别标准。消完毒,它换上医疗用品配送箱,可以自动前往护士站,分发药品、医疗器械。
哦忘了说,它每补充一次“餐食”(电能),可以8小时连续工作。口罩和防护服?不需要的,它自己就可以对自身消毒。
如今,得益于国家全力支持,我们的研发企业遍布全国高新产业园区。回想成长史,在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修订发布了《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》,其中提出“按照早期介入、专人负责、科学审查的原则,在标准不降低、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,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,并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”。
这个文件出台时,我还没“出生”,但看得出来,这让我们的“父母”——高新科技企业干劲儿更足了。从那以后,手术机器人等多种创新医疗器械先后研发上市。同时,标准、计量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完善和发展,也让我们的成员变得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强。
就在前几天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3个新职业,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、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、无人机驾驶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等。
虽然这些职业暂时只面向你们人类,但与我们关系密切,影响着我们能否正常运转。这里,也希望你们中的高材生能够选择这些岗位,大家一起共事。
现在,疫情防控进入到关键阶段,我们中的很多成员正忙碌在社会各个领域。市场监管部门企业登记注册有AI机器人自动应答转接,公共场所有智能体温监测仪筛查病患、物流配送有无人机奔走各方......随着我们的队伍不断强大、功能不断增加,这些病毒必将被人类和我们联手击败!